白酒入窖水分
傳統白酒的入窖水分,水是窖內一切生化變化的重要物質,但過多或過少均不適宜。釀造傳統白酒有經驗的釀酒師用手抓一把糟子,稍為用力一捏,就會知道母糟中水分的多少,準確度還頗高。
據生產實踐,若水分過大,糖化發酵快,升溫猛,母糟酸度大;水分過低,酒醅發干或企坨坨,窖內黃漿水少,也不能正常發酵。因為入窖水分小的已酸乙酯生成量多,入窖水分大的已酸乙酯生成量少,水分如果適當可增加10~30mg/100ml已酸乙酯含量。根據四川瀘州傳統白酒釀造多年的經驗,較適宜的入窖水分為53%~54%,若入窖水分增大到56%以上,已酸乙酯的生成量也隨之受到影響,以致酒味較淡。
除了入窖水分外,量水的成分也與酒產量、質量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,所以傳統白酒生產入窖的水分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。
摘自《傳統白酒釀造技術》
下一篇:國內首家酒業研究會長沙成立上一篇:中國酒類連鎖經營的發展現狀
責任編輯:鼎信基酒版權所有:http://www.lookdrivers.com轉載請注明出處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白酒究竟是酸性還是堿性?
- 年份酒、窖齡酒、老酒到底有什么區別?
- 白酒釀造之水“道”
- 白酒參考標準酒花越多酒質越好?
- 濃香型白酒放個20年還會有濃香嗎?
- 中國白酒的真正精華是什么?
- 白酒度數的8個常識
- 如何鑒定一瓶陳年白酒的價值
- 酒廠家帶您一起學習白酒知識,認知白酒
- 您對白酒了解多少?一起來探討下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